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城市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实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城市固体有机废物的特点和性质 ,设计了一种堆肥的实验装置 ,该设计包括空间结构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和搅拌系统设计。空间结构设计的特点是小型的、用于实验室研究的、仓式动态好氧结构 ;通风系统的设计则是以供氧、散热和去除水分所需通风量为基础 ;搅拌系统设计包括搅拌器的结构设计和所需动力设计  相似文献   
62.
将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用作被动采样器,开展水体中一甲基锡(MMT)、二甲基锡(DMT)、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二苯基锡(DPhT)和三苯基锡(TPhT)等7种有机锡氯化物的富集实验,膜样品经甲醇/醋酸溶液提取、乙基化衍生和正己烷萃取等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得到水体中痕量有机锡污染的相关指纹信息。结果表明,7种目标化合物均可在TECAM膜上富集,48 h后均可达到平衡状态;有机锡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其TECAM膜/水分配系数(log KTECAM)与其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0.97, n=7)。甲基锡富集能力较低,但可定性筛查;而苯基锡和丁基锡等5种目标化合物在TECAM膜上的被动采样速率在0.06~0.16 L·g~(-1)·d~(-1)范围变化,经反演所得其在水体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传统的主动采样法所得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基于TECAM被动采样技术可以实现水体中极性范围较广的痕量有机锡污染筛查取证。  相似文献   
63.
火箭弹、导弹等武器的电发火系统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可能会受到意外的电磁辐照使其安全性受到威胁。通过对火箭弹电发火系统电磁危害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火箭弹电发火系统电磁危害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提高火箭弹电发火系统抗电磁危害性能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4.
4种重要因素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因子的量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动机台架测试基础上,按照发动机排放阶段、油品种类、后处理装置和运行工况4种因素的不同,进行了24组测试,研究了颗粒物排放因子.同时,应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究了发动机排放阶段和油品种类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4种因素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力大小排序.结果显示:24组柴油机测试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值为(21.9±24.5) mg·kWh~(-1);使用国Ⅴ排放标准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因子((14.7±5.6) mg·kWh~(-1))比国Ⅳ排放标准柴油机((19.4±16.4) mg·kWh~(-1))有所下降;国Ⅳ柴油、国Ⅴ柴油和混合柴油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120.0、(11.8±1.0)和(11.5±1.3) mg·kWh~(-1),混合柴油颗粒物排放因子与国Ⅴ柴油相近,两者相比国Ⅳ柴油有明显下降;油品种类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一大因素,后处理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获取复杂结构产品的模态参数及动态性能。方法采用基于冲击激励的试件自由模态分析试验,综合分析频响函数曲线幅值,确定局部结构模态频率点,利用半功率带宽法和专用分析软件分别计算模态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结果识别出影响某机构动态性能关键部件的模态参数。结论发现机构外壳模态频率远离冷却装置频率点,冷却管一阶横向模态由自身结构特性产生,二阶及纵向模态由减压阀模态引起。气体导管的动态特性主要受冷却装置模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谢正文  梁晓瑜  袁巧  曲方 《灾害学》2009,24(4):89-94,111
从餐饮业油烟道火灾事故统计出发,概括了我国油烟道火灾事故分类、事故原因分析、油烟道火灾探测、灭火剂、灭火设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油烟道火灾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并指出了我国在油烟道火灾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防治油烟道火灾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
基于危险工艺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危险工艺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系统(SIS)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在装置建设和改造中,应合理设置独立的SIS,并根据生产装置的安全度等级选择合适的联锁回路,并具有一定的冗余能力,以避免由于硬件随机失效或系统故障时造成联锁功能无法执行;指出SIS在设计时应遵循独立原则、故障安全型原则、共享原则、可靠性原则等。研究结果表明:SIS可提高化工装置的本质安全度,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过程失控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68.
The Urban Remediation Working Group of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 EMRA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for Radiation Safety) program was organized to address issues of remediation assessment modelling for urban areas contaminated with dispersed radionuclides.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second of two modelling exercises. This exercise was based on a hypothetical dispersal of radioactivity in an urban area from a radiological dispersal device, with reference surface contamination at selected sites used as the primary input information. Modelling endpoints for the exercise included radionuclide concentrations and external dose rates at specified locations, contributions to the dose rates from individual surfaces, and annual and cumulative external doses to specified reference individuals. Model predic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a “no action” situation (with no remedial measures) and for selected countermeasures. The exercise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comparison of three modelling approaches, as well as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ed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countermeasures in terms of thei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n predicted doses to humans.  相似文献   
69.
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校准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化企业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校准工作存在着校准周期长、维护困难、准确性不能保证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将高浓度可燃气体物质经过定量稀释配制成用于可燃气体报警器标定的多种浓度气体物质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由两路流量检测与控制模块和一个监控单元构成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叙述了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的原理、元器件构成、设计结构、流量控制方法和防爆措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0.
结合最新的相关安全规程要求,通过对在用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钢丝绳缠绕系统的分析、研究,依据起重机械设计规范,对不同工况下钢丝绳缠绕系统分别提出两套优化方案,并通过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